近日,重庆在校学生李同学向信号新闻反映,她在食用一款名叫“优乐麦”的干酪蛋糕时,感觉嘴里有东西纠缠,吐出来一看,是一根有些卷曲的不明毛发。在与蛋糕生产商福建省优乐麦食品有限公司沟通过程中,厂家提出按照他们企业内部流程,消费者需要先删除发在社交平台上的视频,才能按照蛋糕售价的3倍进行赔偿,也就是24元钱。
![]()
通过李同学提供的视频,能够正常的看到有一根毛发嵌入蛋糕内部,露在外面的部分大概有五六厘米长。“刚嚼几下就感觉嘴里有东西纠缠,吐出来一看,发现是一根有点卷曲的不明毛发,实在太恶心了。”李同学回忆。
发现异物后,李同学立即根据包装信息联系蛋糕生产厂商福建省优乐麦食品有限公司。李同学说,沟通初期厂家态度并不积极,先是质疑“包装已打开,无法证明毛发来源”,又要求她提供购物小票。
10月15日,李同学加上厂家工作人员的微信后,把视频发给对方看,确定了毛发是嵌在蛋糕里的,这才完成举证。随后,李同学又在送给自己这包蛋糕的同学的帮助下,到出售该产品的“零零食代”超市开具了购物小票,超市方面也积极努力配合,先行退了蛋糕钱。
此款蛋糕售价8元多,李同学就提出了售价3倍,合计24元赔偿的诉求,并在交涉期间将相关视频发布至社交平台。厂家也同意了上述赔偿方案,但提出要删除相关视频,才能给她这24元钱。
李同学被厂家的说辞激怒了,便想办法调取了自己在教室打开包装、吃出头发的监控视频,并要求优乐麦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赔偿1000元。有了事发监控、清晰图片、购物小票,这一次,厂家工作人员答复李同学,需要她拿出该产品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证据。
11月12日上午,信号新闻联系到优乐麦厂家。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接到过李同学的投诉,但是由于已经开封无法确定异物来源,且消费者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不足以满足。“我们前期是同意3倍赔偿,后来是消费的人自己很久不回复。”该工作人员解释,要求李同学删除相关投诉网帖才能赔付,是企业内部关于赔付处理的统一流程,目的是避免对品牌造成不好影响。她同时表示,公司生产线规范,“不可能有毛发进入”,目前事件已上报领导,愿意继续与消费者沟通。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表示,李同学因食品中吃出异物受损,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负首要责任,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吃出异物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李同学能要求退全款,并可以向商家索要食品价款十倍或者受害者损失三倍的赔偿,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按照1000元赔偿。
李同学告诉信号新闻,她已将此事向厂家所在地的福建省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这场关于24元赔偿引发的纠纷,最终什么结果,信号新闻将持续关注。
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或涉及文字及图片侵权等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